打造行业新热土 广东韶关真金白银支持微短剧发展
央视网消息(记者魏鑫)7月1日,南岭微短剧创拍大会暨采风调研活动在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影视拍摄培训基地启动。活动上,韶关宣布出台网络微短剧产业系列扶持政策,将每年安排微短剧产业发展资金200万元,用于支持鼓励网络微短剧剧本创作、拍摄补助以及产业活动等工作,对具有较高影响力及示范引领作用的网络微短剧创作精品、落户韶关以及投资建设微短剧拍摄场地设施的企业团体给予扶持。
活动现场,韶关市举行微短剧产业合作签约仪式,三个重点项目正式落地:韶关市文广旅体局与广州赵公子文化传媒服务有限公司、广东亿和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韶关微短剧创作;韶关市丹霞影视文化传媒公司与韶关学院签约,联合培养行业人才,推动产学研结合;韶关丹霞影视基地、广州紫泥堂影视基地、佛山西樵山国艺影视基地达成合作,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生态链。
微短剧是短视频时代催生的新型内容形态,凭借“低成本、高传播、强互动”的优势快速崛起,既满足了用户碎片化的娱乐需求,也成为影视行业的新风口。《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越同年电影票房规模,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634.3亿元。
手握“千年文脉”的韶关,拥有“世界级”丹霞,其山水与人文,是微短剧创作的天然片场,让这座“山水名城”成为微短剧的“友好城市”。近年来,韶关积极以开放的姿态拥抱网络视听产业新浪潮,先后吸引了多个影视制作团队入韶取景,孵化出《救命!是九龄大人》《厨神》等精品微短剧项目。
影视行业的产业价值,在于让每一帧画面都生根发芽。从《厨神》的剧情带动丹霞当地农产品(如拌饭笋、辣椒酱)等销量提升,到榕树下农庄的“厨神同款套餐”,一部出圈的微短剧正把“看剧所爱”转化为“触手可及”,让微短剧不仅是故事载体,更成为文旅引流入口,打通流量变现的通途。
2025年2月,以丹霞山为取景地的短剧《厨神》在丹霞街道夏富村正式开拍,图为开机仪式现场(图源:仁化县融媒体中心)
广东不久前出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微短剧被列为扶持重点。为落实政策导向,韶关从剧本创作到产业培育推出系列扶持政策,构建全方位的微短剧发展支持体系。
在鼓励优秀剧本创作方面,支持市场主体创作体现韶关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微短剧剧本,每年从入选国家、广东省、韶关市剧本创作扶持计划且上线播出的微短剧剧本中择优进行扶持奖励。
在支持微短剧发行播映方面,微短剧剧本内容含有韶关元素或体现韶关特色,作品在韶关拍摄制作完成,取得相应发行许可和登记备案,且作品在各大网络视听平台上线播出、播映收益或点播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扶持奖励。
在支持培育市场主体方面,在韶关辖区注册登记的微短剧拍摄制作法人企业,有固定办公场所并具备必要办公条件,拍摄制作含有韶关元素或韶关特色的微短剧作品,取得相应资质且年度营业收入超过50万元,按拍摄投资成本每部最高补贴5万元。
在支持培育产业基地方面,规划建设微短剧产业基地(园区),吸引微短剧制作、发行、演员经纪、器材租赁、知识产权保护等上下游企业入驻韶关,建设拍摄基地、短剧场景和打卡点,对新建或改建以服务微短剧摄制作为主要业态的拍摄基地(数字摄影棚)实际完成投资额超500万元的,每个项目最高扶持50万元。